阅读历史 |

第124(1 / 2)

加入书签

韩继反水,完全听命于自己的皇城司副都统横死朝堂,而其子张秉权所率大军尚未到达京城。太师张成茂深知大势已去,顿时瘫倒在地,还不忘颤抖着声音道:“可,可,可是如今皇上已经驾崩,你听,听……”

“韩继便听新君的。”韩继冷声道。

“新君是谁?”虽然不想用这样的称呼,称呼他外孙以外的人,但张成茂还是想知道是谁赢了他。

“皇上传位于谁,谁便是新君,我便听命于谁。”韩继到是有问有答。

听了韩继之言,满朝文武百官都屏住了呼吸,大家都想知道,先皇帝究竟将皇位传给了谁?

只见韩继回答了张成茂后,转向宁王跪拜道:“臣韩继,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韩继跪拜之后,双手向上举起,打开。宁王将袖中的圣旨取出,交与韩继。

韩季接过圣旨,起身展开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自知时日无多,太子解崇沉郁不才,不堪为君,故朕传位于五子丞。望其不负朕之所望,中兴我大梁。钦此。”

文武百官隻当皇帝去世之后,这大位基本是太子的囊中之物,或有得一争。却不想皇帝大行之前留下圣旨,指名另立新君,这与一向以软弱示人的皇帝形象真是大相径庭。

大臣们有的欣喜,有的孤疑,有的不信。但皇帝圣旨就在眼前,大殿上皆是宁王的人,张成茂大势已去。

一时间,满朝文武除了垂帘后的皇后和她身旁的太子以及听到圣旨之后瘫软在地的张成茂与毕直站立的瑞王之外,其余众臣皆跪拜道:“臣等拜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卿平身。”宁王站在朝堂上,张开双手,面对众大臣道。

很有君王的气势。

“谢皇上。”众人谢恩起身。

随即,皇后、太子、太师张成茂及其党羽皆被皇城司带走。

羽林卫抬来皇帝牌位,宁王灵前即位。

原本以为将会迎来一场腥风血雨的夺位之争,想不到竟然片刻之间便结束了。

权势滔天,一手遮天,独掌大梁大权20余年的张氏竟然就此完蛋了,留在朝堂上的文武百官大多有些不敢相信。

在不敢置信之余,又感到十分的心悸。宁王这个以前大家看不上的纨绔王爷,想不到他在人们不经意之间却在苦心经营,如今势力已经发展得如此之大。

幸运的是,他们没有跟在张成茂后面成为其党羽,故今日才能有活路。

处理了张氏及其余党之后。宁王尊先帝谥号成,是为安民立政之意。尔后大葬。

先帝在世之时,世人皆以为其内受製于太师张成茂,外受製于夷人犬术,性格懦弱,无甚建树。

但只有宁王自己知道,他的父皇在位期间一直休养生息,养精蓄锐。为他日后内安天下,外征犬术,打下了充实的国库基础。

如此功绩,自是有安民立政之功,谥号于成。

先皇葬礼之日,已经即位尚未登基的宁王与兄长瑞王解与站在京城的城墙上,面南而望:“皇长兄,郁王已平迁陇右,你我兄弟还要争吗?”

郁王即是前太子解崇,宁王即位后,废其太子之位,改封郁王。如今已命人押解前往陇右。

见瑞王不言,宁王又像拉家常那般与瑞王道:“小圆曾对皇弟我说,皇长兄曾多次询问他与我相识当日的情景,想必皇长兄是在找它。”

说罢宁王自怀中取出一张纸展开,纸上画着一枚飞鹰扳指。

瑞王有点动容,宁王又道:“小圆拾得此扳指当日,便将它上交给了我在皇城司中的内应。卫国将军此番前往九原,将这板指与其主人皆带了过去。”

说着宁王看向京城南门外道路尽头扬起的一片黄沙。

未几,沙尘中出现了一支轻骑大军。军旗上写着大大的“季”。

宁王道:“听风来了。”

听风姓季。

瑞王看了那大大的“季”字一眼,道:“不争亦可。但你要允我两个条件。”

“皇长兄请说。”

“其一、不管大梁多难,不要让三弟去犬术和亲。这是我母亲和我给母妃的承诺。我未做到,希望五弟成全。”瑞王道。

瑞王口中的三弟,是宁王的三哥解晨。

解晨是静妃的独子,也是一个双儿。当年瑞王亲生母亲求静妃收留瑞王,许诺的便是这个条件。

“这个自然。不管是双儿王郡还是公主,以后我大梁皆不会再赐其与犬术联姻。”宁王豪情壮志道。

“好,多谢五弟。”瑞王的眼角有些红润。

“其二、我去封地之时,请让母妃与我同去。母妃侍我视若己出,我未能实现承诺,心中愧疚难当,隻愿余生能待奉母亲膝下,弥补一二。”瑞王说罢,静静地等着宇王答覆。

瑞王提的两个条件,全是跟静妃有关,没有一条为自己考虑。瑞王与静妃之间如此母慈子孝,实在让解丞羡慕。

“好,我允你。”宁王道,“不过我想找皇兄要一个人”。

“何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