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7(1 / 2)

加入书签

她不敢转头。

直到瞥见一角深青的衣袂从身边划过了,她才悄悄抬起头来,朝上方看去。

谢危走到殿上站定,也不说话,隻低眉垂眼将那先前抱着的那张琴搁在琴桌上,去了琴囊后,信手抚动琴弦,试过了音,才缓缓放下手掌,略略压住琴弦,抹去了那弦颤的尾音。

那试音的两声,浑如山泉击石,又仿佛涧底风涌,听了竟叫人心神为之一轻。

抚琴的人如何先说不说,琴定是极好的琴。

姜雪宁定睛打量那琴,只见得琴身暗红近黑,漆色极重,隐有流水祥云般的纹路,看着不旧,即便看不到琴腹上阴刻的琴名,她也一眼辨认出这是谢危自己斫的琴里最常用的一张,唤作“峨眉”。

心于是没忍住一紧。

她于琴之一道实在是没有半点天赋,既不懂得弹,也不懂得听,平日的机灵劲儿一到了学琴的时候便全散了个干净,活像块榆木疙瘩。

上一世学琴便差点没被虐哭。

还好后来逃学成瘾,也没人来追究她。

姜雪宁认得的琴不多,谢危这张算其中之一。

那是一日雪后,整个皇宫红墙绿瓦都被银雪盖住,她同张遮从坤宁宫外的长道上走过,远远就听见前面奉宸殿的偏殿里传来隐约的琴声。

于是驻足。

但那琴声没多久便停歇。

不一会儿谢危竟抱琴自偏殿出来,从他们前方那条道经过,一转头瞧见她同张遮站在一起,看了她一眼,又看了张遮一眼,也没说什么,径自往干清宫去了。

张遮说,那张琴名作峨眉。

姜雪宁好奇问他,典出何处?

张遮说不知。

姜雪宁想想说,峨眉山北雪极目,方丈海中冰作壶?

张遮还是摇首。

直到后来谢危焚琴谋反,姜雪宁才想起,还有一联生僻少人知的诗,曰:“一振高名满帝都,归时还弄峨眉月……”

学琴

谢危上一世最终是当皇帝了,还是去弄那峨眉月了?

她想想有些困惑。

但仔细琢磨,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情做了这么多,又造下那许多的杀孽,若是最终不当皇帝,下场恐怕不会好到哪里去吧?

因还没到上课的时辰,谢危试过琴音后边坐到了一旁去,也不对她们说一个字。

按理说此刻本是两门功课之间的休息,众人可随意走动休息。

但谢危坐在那边便自有一种奇异的威慑力,让人也不敢高声喧哗,甚至也不敢随意走动,个个都十分乖觉地待在自己的位置上,唯恐给他留下不好的印象。

如此一来,满殿清净,倒有一股难得的静气。

直到那两刻休息的时间过去,谢危才重新起了身,站到了殿上。

这一刻下麵包括乐阳长公主在内的九位学生全都站了起来,向他躬身一拜:“学生等拜见谢先生。”

谢危摆手道:“不必多礼。”

高处的书案上搁着一把戒尺。

他垂眸看了一眼,随意拿起来把玩,叫众人都坐下后,便道:“今日要学的是琴。谢某知道,诸位小姐,包括长公主殿下在内,大多对此已有了解。不过眼下既然都跟了谢某学琴,便请大家将往日所学都忘个干净,权当自己并没有学过,从头来过,重新开始。”

姜雪宁看见他拿戒尺便觉得手指头疼。

再一听谢危这话,隻觉与上一世没什么差别。

上一世她刚听见这番话时心里是欢喜的,想从头学起的话自己未必就比那些个大家闺秀差了。

然而事实是残酷的。

有时候,不得不承认,老天爷很公平:给了她过人的好相貌,便不会再给她优渥舒心的家境,和琴棋书画样样都行的好天赋。

“古人云,天有五星,地有五行,世有五音。所以传说,最早时,神农氏削桐为琴,绳丝为弦,只有宫、商、角、征、羽五音,上合五星,下应五行,奏为圣音。后来周文王囚于羑里,思念其子伯邑考,加了一根线,称作文弦;武王伐纣,又加一弦,是为武弦。从此合称为‘文武七弦琴’。”

谢危持戒尺,手却负在身后。

人信步从殿上走下来,目光则从下方众人的面上掠过。

“学琴不易,逆水行舟,有时其难更甚于读书。说学琴三年小成、五年中成、七年大成者,乃以‘术’论,然则学琴是‘道’,有了‘道’方称得上有成。不过你等年岁不大,区区半年时间,实也学不着什么,若能得皮毛,略通其术,也算不差,是以今日谢某便从‘坐’与‘指’讲起。”

他是在文渊阁为皇帝、为满朝文武讲惯了书的,教这一帮小姑娘实在有些杀鸡用牛刀的意思,似先前那位翰林院的赵先生便不大耐烦,可他却是步态从容,言语平和。

既不高高在上,也没看她们不起。

站在奉宸殿里为眼前这些小姑娘讲课,倒和站在文渊阁里为九五之尊讲学时没有区别。

众人先前都见过了赵彦宏为她们讲课时那不耐烦的姿态,一想谢危乃是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