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云(2 / 3)
是鲜明的改革派,他支持江浙商团,支持国内的法币新党,大家一个战壕里呆过,有真正的战斗情谊。胡适的立场却相当模糊,这位文学大家似乎只在意演出,对于国内的经济形势,他一个字都不提。
在美人员与国内的联系,全靠大使馆来沟通,三个月来,国内虽来电报,却无任何关于法币改制的消息,冯耿光和荣德生发了两次电报,也都是“专心演出、静候佳音”之类。因此求岳在美国十分安心——当初和六爷约定了,一旦有什么事,立刻发电报来,求岳便即刻返回国内。
这些电报也是由胡适派人转达的。
它们到底有没有作假?
随着巡演经过一个又一个城市,那些熟悉的顾氏旧部也一个个从他们眼前消失,皆说是“国内人事变动”。往往是新人来了,找不到原先的旧人,使馆才漫不经心地给个答复。求岳是实业部的参赞,露生更是没有政职的闲人,大家谁也不好意思多问。
可是当他回过头来,却惊讶地发现,他们的三个月似乎被人轻描淡写地用罩子罩起来了,所有问题都是细枝末节的问题,但联合起来却变成一张巨大的网,它将在美演出的一干人等网在重洋之外的大陆上,坐困牢城。
这里不知道国内的情况,国内也没有他们的消息。
露生在房间里来回踱步,他想起杨参赞的话,自己以此意暗问:“家里是否有急事?”
那意思就是,国内是不是出了大变故?
杨参赞的眼神显然是懂得这句话的,杨参赞回答他:“是的,很急,所以不得不回去。”
——国内出了大事,而胡适只字不提,换言之,眼下的这个驻美大使馆,根本不是中美两边沟通的桥梁,它显然是某些人的喉舌,只说该说的话,掩盖着不想让金求岳和白露生知道的事情。
那会是什么事呢?
有什么事情,不敢让求岳和露生知道,甚至要置之死地而后快呢?
答案其实已经有了。
杨参赞一句废话都没有多说,句句皆是暗示,恐怕就像通商银行的那场大乱一样,此时“群龙无首,急得几乎流产”。露生越想越惊心,群龙无首,那显然意指江浙财团的首脑金求岳不在国内,急得几乎流产的,恐怕不是小姨,而是难产了近两年的法币新政!
国内不希望他们回去,甚至希望他们演完就能了结在海外,所以他们的一举一动,皆被人密切监视,所以他们床头枕畔的谈话,所有人都知道。
露生的心一点一点地沉下去,想起孔祥熙来访时诚挚的表情,想起蒋委员长不惜一切代价的公开表态,想起在思南公馆,众人六出祁山的豪情。
不可能,不应该,怎么会?!
此时含泪起身,将杨参赞告诉的事情,连同自己心中疑虑,都一一说了。“或许是我没见过世面,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但眼下一件事、两件事、件件都凑在紧要的地方,使人不能不深想。”
玉牌在手里翻来倒去,轮转数遍,司徒美堂沉声道:“从来太平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白老板你是读过书的人,懂不懂这句话的意思?”
蔡廷锴冷笑道:“兔死狗烹,鸟尽弓藏,他有这个想法也不奇怪。再者功高震主,也惹小人妒忌。”
露生微微一颤——此前只是揣想,此刻却被明白道出,不由得脱口问道:“我如何不明白这道理?若是真不明白,就不会来见五叔爷。可是国内银灾深重,此时大势甫定,正是用人之时,毋论我们没有二心,纵然是有,怎能在这时候自断臂膀?”
蔡廷锴闻言,不禁放声大笑,笑中甚有悲凉:“你们好糊涂!你是以明主之心度人,可惜不是人人都有明主之才!自辛亥首义以来,凡掌权的人,自断臂膀的事情,做得还少么!蒋|介|石若真是明主,也不至于内忧外患之时一心剿共!要知道用兵就是用钱,钱从哪里来?不把你们手中的财权夺去,他怎能安心!”
他和司徒相望一眼:“我们都觉顾维钧是个义气人,有他在美国照应,万事都可放心。看你们在美国气定神闲,都没有想到姓蒋的会使这暗度陈仓之计,把你们坐困牢城。现在远隔重洋,消息不通,不知道国内是什么情形。”
一番话把露生的心说得几乎沉到井底,心里想的就是这话,可怕听见的也是这话,不由得灰心道:“如果只是要财权,就算交出去又有何妨?我和求岳不是争权夺利之人,其实他早有退隐之心,但凡能为国家,他情愿归于白身。”
蔡廷锴望住他:“袁世凯窃国之时,想过国家么?弄权之人,心中哪有百姓,不过一时应付不来,拿好话诱你们罢了。再一者你说金明卿愿意交出财权,这话可是傻话,我和憬然难道没有交出兵权?还不是照样被他通缉追杀?”
这情形和当初十九路军的遭遇简直如出一辙,蔡廷锴心中痛恨,越说越气:“他为美国银案所迫,不得不暧昧媾和,勉强答允停止内战,其实心中何曾放弃过?你们和孙夫人连同一气,逼得他裁撤军费、暂停内战,江浙商团逼宫造反,又迫使他改革税制,脸面全无,哈哈!这深仇大恨,他要报自然十年不晚,你以为我和憬
↑返回顶部↑